冬季建材防冻的操作事项?
冬季建材防冻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,除选用防冻型材料、控制施工温度等常规措施外,还需从材料储存、施工工艺、设备管理、人员防护等多方面综合防范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及操作建议:
一、材料储存与保护
分类存放,避免受潮
水泥、石膏等粉状材料需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,底部垫高防潮,顶部覆盖防雨布。
液体材料(如胶粘剂、防水涂料)需存放在5℃以上环境,避免结冰导致性能下降。
木材、石膏板等易吸湿材料需远离水源,防止因湿度变化导致变形或霉变。
保温措施
在仓库内设置加热设备(如电暖器),保持温度在0℃以上,防止材料冻结。
对露天堆放的砂石、砖块等,可用保温棉被或土工布覆盖,减少热量散失。
定期检查
每日检查材料状态,发现结冰或受潮立即处理,避免使用已损坏的材料。
二、施工工艺调整
混凝土施工
配合比优化:增加水泥用量或添加防冻剂(如氯盐类、无氯盐类),降低冰点。
加热处理:对骨料和水进行预热(水温≤60℃),防止混凝土入模温度过低。
分层浇筑:控制每层厚度≤30cm,及时振捣密实,减少内部孔隙。
覆盖保温:浇筑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+草帘/电热毯,养护期不少于14天。
砂浆施工
使用防冻型砂浆或添加抗冻剂,随拌随用,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结冰。
砌筑时灰缝饱满度≥90%,每日砌筑高度≤1.5m,防止冻胀破坏。
涂料与防水工程
施工环境温度≥5℃,湿度≤85%,避免在雨雪天或大风天气作业。
涂料需充分搅拌,施工后覆盖保温膜,防止表面结霜。
三、设备与工具管理
机械防冻
施工机械(如混凝土搅拌机、泵车)每日使用后排空水箱、管道内积水,防止冻裂。
添加防冻液(如乙二醇型),定期检查液位和浓度。
工具保养
金属工具(如铁锹、抹子)使用后擦干存放,避免生锈。
电动工具(如电钻、切割机)存放于干燥环境,防止电机受潮。
临时设施加固
检查脚手架、模板支撑体系,确保连接牢固,防止因积雪或结冰导致坍塌。
临时用电线路需绝缘良好,避免漏电引发火灾。
四、人员防护与安全
防寒装备
施工人员需穿戴防寒服、防滑鞋、安全帽,佩戴手套和护目镜。
高空作业人员需系好安全带,设置防滑垫或草包。
健康管理
避免长时间户外作业,每2小时轮换一次,提供热姜茶等驱寒饮品。
发现冻伤或体温过低症状,立即转移至温暖环境并就医。
安全培训
开展冬季施工安全教育,强调防滑、防冻、防火等注意事项。
制定应急预案,配备急救箱和消防器材。
五、环境与天气监控
实时监测
安装温湿度传感器,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环境,温度低于-5℃时暂停露天作业。
关注天气预报,提前做好防雪、防风准备。
雪后清理
及时清除积雪和冰层,防止道路湿滑或结构荷载超限。
检查临时设施稳定性,修复受损部位。
六、质量验收与记录
过程检查
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强度、密实度等检测,确保符合规范要求。
记录施工环境温度、材料使用情况等数据,便于追溯。
成品保护
已完成的墙面、地面需覆盖保护膜,避免冻融循环导致开裂。
门窗洞口封闭严密,防止冷空气侵入。
七、特殊材料处理
外加剂选择:优先使用无氯盐防冻剂,避免钢筋锈蚀。
保温材料:岩棉板、聚苯板等需固定牢固,防止大风刮落。
电气材料:电缆、开关等需符合低温使用标准,避免脆化断裂。
总结:冬季建材防冻需构建“材料-工艺-设备-人员-环境”五位一体的防护体系,通过科学管理、技术调整和安全保障,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。建议结合项目特点制定专项方案,并定期组织演练,提升应急响应能力。
上海华办塑胶
咨询电话:400-699-1508
主营:PC耐力板生产加工,PC阳光板生产加工,颜色和尺寸可定制。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泰顺路1111号